熱門關鍵詞:心理、情感問題、心理醫生、抑郁癥、焦慮
針灸治療偏頭痛
黑龍江神經內科醫生指出: 偏頭痛常發在疲勞、月經期前后、情緒激動、氣候變化等時候。發作多在早晨起床后感到眩暈,數分鐘后發生視覺變化,表現為眼前出現暗點、閃光、視物模糊等,歷時約530分鐘,繼而面色蒼白、心率改變,也有的人覺得偏身麻木、無力、疲乏等,頭痛劇烈時還會有惡心、嘔吐或大便感等腸胃癥狀。頭痛最初是開始于一側額顳部的鈍痛,繼而擴散至半個頭,偶見整個頭部疼痛的。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五臟六腑之清氣皆上注于頭。偏頭痛病因復雜,除與外感六淫之邪外,更與稟賦、攝生、情志、勞倦、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在多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或肝陽上亢,或痰濁上蒙,或瘀血阻滯,或氣血不能上榮,從而發為頭痛。針灸治療有明顯的療效,在辨證論治、辨經取穴的原則上,根據頭痛的輕重緩急,或針、或灸、或點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或遠道取穴、或兩者兼用,耳針、腕踝針、電針靈活運用,常常針到病除。臨床治療數十例偏頭痛證實,總有效率在90%以上。
一、毫針叩刺法
取30號1寸毫針或家用小縫衣針,常規消毒后,持針尖微露一小尖,以約300次/分的快速動作在頭痛部位叩刺1分鐘,以微滲血為度,間歇3分鐘后,再叩刺2分鐘左右。頭痛發作劇烈者可適當加大叩刺量或適當延長時間,一般每日1~2次。
二、灸率谷穴法
倘為偏頭痛患者,可將艾條點燃,對準患側率谷穴(耳郭尖上方,入發際1.5寸處)灸之,每天灸1次,每次20分鐘,10次為1療程。另囑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切忌過勞,忌煙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避免風寒。據臨床觀察,部分病人在口服顱痛定無效的情況下,改用灸率谷穴治療的方法,可取得滿意療效。
三、刺百會穴法
主穴取百會穴,配前頂穴、后頂穴。從百會穴斜刺3cm,沿眼向前透前頂穴,向后透后頂穴,快速捻轉強刺激,大約1分鐘后,頭痛癥狀逐漸消失,強刺激2~3分鐘后,頭痛癥狀全部消失。對于頭痛癥狀重者,先口服魯米那片30mg,針刺后用75%酒精濕敷料覆蓋針處,留針90分鐘后起針。
頭痛癥狀較輕者,僅用酒精加蓋留針處。每天1次,3次為1療程。百會、前頂、后頂穴均為治療頭痛的有效穴,三穴合用共起醒腦、安神、通絡止痛的作用。治療腦外傷后遺癥引起的頭痛,尤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