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心理、情感問題、心理醫生、抑郁癥、焦慮
分離焦慮癥產生原因是什么
分離性焦慮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
多發生在6歲以前,其特征是當與親人分離或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時,表現出過度的焦慮,擔心親人發生意外或自己被拐賣;擔心與父母或其他依戀者的分離;因害怕分離而不愿去學校或幼兒園;持久而不恰當的害怕獨處,當預料將于依戀者分離的時候,馬上會表現出過度的反復發作的苦惱,如哭叫,發脾氣,淡漠或社會退縮;
部分患者甚至會表現出一些軀體癥狀:惡心、嘔吐、頭疼、胃疼、渾身不適等此類兒童的焦慮在嚴重程度上超過正常兒童的離別情緒反應,社會功能也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分離性焦慮是兒童最常見的焦慮障礙,患病率大約10%;是發病率年齡最小,開始治療年齡最小的一種兒童焦慮障礙。
產生原因
1、環境突變的影響:環境的變化給他們帶來諸多的不安和緊張,在學校得不到宣泄,回家后才把滿腹的緊張情緒盡情宣泄出來。
2、對父母過于依戀:患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平時一直與父母在一起,特別是媽媽。媽媽對孩子的過分保護和照顧也會使孩子養成膽小、害羞、依賴感強的毛病。一旦與媽媽突然分離,分離焦慮避免不了。
3、父母焦慮遺傳:研究發現,父母患有焦慮癥,孩子焦慮癥發生幾率明顯高。
4、畏懼綜合征:這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現:膽子小的孩子依賴性強,不會和身邊的孩子交朋友,適應能力較差。他們會把陌生的地方看成“狼外婆”的家,充滿恐懼。